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活动信息 > 活动开展 > 正文

活动开展

【辅导员暑假培训·提升培优班】我校特邀胡邦宁教授开展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讲座

时间:2025-06-30  发布:  点击:
为切实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,助力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,6月27日下午,学生工作处精心组织举办辅导员暑假培训提升培优班。特邀南昌大学知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胡邦宁教授作“科研思维培养:从‘事务经验’到‘学术成果’的转化逻辑”的专题讲座。副校长刘喜贵,学生工作处处长连婷、副处长张静,各学院学管副院长、任职3~5年辅导员及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培训。辅导员培训学习现场讲座伊始,胡邦宁教授直指核心,...

为切实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,助力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,6月27日下午,学生工作处精心组织举办辅导员暑假培训提升培优班。特邀南昌大学知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胡邦宁教授作“科研思维培养:从‘事务经验’到‘学术成果’的转化逻辑”的专题讲座。副校长刘喜贵,学生工作处处长连婷、副处长张静,各学院学管副院长、任职3~5年辅导员及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培训。


辅导员培训学习现场




讲座伊始,胡邦宁教授直指核心,引导大家思考“辅导员的科研本质”。他强调,辅导员搞科研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、掌握规律、提升育人能力、落实立德树人,是工作实践的科学升华与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。针对辅导员普遍面临的科研困境,胡教授创造性地提出需着力打通“心关、眼关、手关、人关”四关。



南昌大学胡邦宁教授




破“心关”:筑牢根基。胡教授指出科研需长期主义,警惕功利心态。鼓励辅导员们做好心理建设,善用碎片时间,将科研融入日常,培养坚韧定力。开“眼关”:精准选题。“困难在问题而非答案。”胡教授强调优秀的科研始于精准的问题意识,辅导员要善于疑问、善于结合、善于定位,勤于思考,强化问题导向。强“手关”:磨砺功力。胡教授指出科研是知识的积累与心智的修行。辅导员应立足前沿,广读精思,紧跟政策,深度学习,贵在坚持。文章是写出来的,写作即思考,要每日动笔。通“人关”:善借外力。科研不是闭门造车,需要开放协作,要善用政策东风,构建学术网络,同时将个人研究融入学校重点工作,使科研真正服务于育人实践和学校发展大局。




整场讲座持续三小时,胡教授以丰富经验、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辅导员做科研的精髓,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。现场辅导员认真聆听,积极互动,反响热烈。大家纷纷表示,讲座如“及时雨”,有效破解了科研路上的困惑与迷茫、增强了信心、理清了思路、掌握了方法,对今后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高质量研究、提升育人本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

辅导员培训学习现场




本次培训是我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、推动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搭建平台、创造条件,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将工作实践升华为理论成果,努力锻造一支“立德树人的师者、敢闯会创的学者、永不停息的思者、脚踏实地的行者”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